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Victory Memorial Day for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是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而設立的法定紀念日,時間為每年的9月3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的形式,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
14年抗戰,是中國人難以忘記的一段歷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日本軍隊侵佔中國東北。 1937年7月7日,日軍炮轟宛平縣城、進攻盧溝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是為「七七事變」。抗日戰爭期間,中華大地飽受摧殘,生靈塗炭。中國付出巨大的代價:一半國土被日本踐踏,930餘座城市被侵佔,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
在中華民族的危難之際,中國人民徹底覺醒和頑強奮起,全體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共赴國難,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最終取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民族解放戰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開啓了中華民族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
日本代表簽署投降書
1945年9月2日,停泊於東京灣的密蘇里號戰列艦上,在受降國代表注視下,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式宣告勝利結束。
見證這一幕的記者朱啓平在報道中寫下“舊恥已湔雪,中國應新生”
中國軍隊在台兒莊與日軍展開激烈巷戰
1951年8月13日,國務院發出通告,確定抗日戰爭勝利日為9月3日。
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對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進行修訂,延續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攻克淶源縣日軍據點東團堡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每年9月3日國家舉行紀念活動。
設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是為了牢記歷史,銘記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艱苦卓絕的鬥爭,緬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英勇獻身的英烈和所有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人們,彰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鬥。
今天,2024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9週年。
評論